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娱乐 >对话极目新闻赴土耳其记者:见证中国救援力量下的生命奇迹 正文

对话极目新闻赴土耳其记者:见证中国救援力量下的生命奇迹

时间:2023-10-02 19:23:00 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娱乐

核心提示

原标题:对话极目新闻赴土耳其记者:见证中国救援力量下的生命奇迹打开凤凰新闻,查看更多高清图片极目新闻土耳其特派记者 满达 胡莉后方统筹记者 宋清影2月6日,土耳其两场强震惊动全球,极目新闻特派记者满达

原标题 :对话极目新闻赴土耳其记者:见证中国救援力量下的对话生命奇迹

打开凤凰新闻 ,查看更多高清图片

极目新闻土耳其特派记者 满达 胡莉

后方统筹记者 宋清影

2月6日,极目记者见证救援土耳其两场强震惊动全球,新闻下极目新闻特派记者满达 、赴土胡莉于2月8日星夜兼程,中国万里迢迢从武汉赶赴土耳其震中采访报道 。力量他们踏上了受灾最严重的生命马拉蒂亚 、阿德亚曼等地 ,奇迹用镜头记录了最真实的对话救灾现场,见证了生命的极目记者见证救援遗憾和奇迹 。救援队员 、新闻下土耳其翻译、赴土中国留学生 、中国媒体同行……串成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力量记忆 。

2月20日下午 ,生命两名特派记者来到极目新闻直播间 ,讲述这一次报道经历  ,分享难忘故事,以下是访谈实录:

主持人 :两位从8日前往土耳其 ,将近9天在土耳其震区采访,作为特派记者,每天的任务是什么?整个报道的大体感受是怎么样的?

满达 :我们从武汉前往土耳其后 ,基本全程跟随了蓝天救援队的救援步伐 ,救援队员任务繁重,马不停蹄与时间赛跑,经常通宵 、不休息 ,住宿饮食方面条件艰苦 ,如同战地作战,而我们就在救援第一现场进行直播 ,随时将所见所闻录制视频  ,传回后方形成报道 。

胡莉 :此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 ,而且这次还是出国采访 ,时差 、异国环境等等都是挑战 ,看到当地灾民的种种状态 ,给我精神上的冲击是最大的 ,会非常难受,这几天行程也是高度紧张、强度很大。

主持人:你们8日晚间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时,有一段视频显示土耳其民众用中文喊出加油 ,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?

满达、胡莉 :从武汉到伊斯坦布尔后已经是凌晨3点 ,没想到有一些土耳其民众在候机 ,他们看到蓝天救援队整齐的队伍,开始自发地鼓掌,有些人拿起手机拍摄 。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土耳其民众自发对中国救援力量表示感谢 ,于是我立即举起手机拍了下来 。由于候机的还有一些中国志愿者 ,他们中间有人用中文喊 :土耳其加油,随后很多土耳其民众也跟着高喊 ,整个场景非常鼓舞人心 ,让人流下热泪 。

主持人:你们到了土耳其后,碰到的土耳其民众是什么样的?他们对中国救援队和中国来的记者是什么态度 ?

满达 、胡莉 :到了伊斯坦布尔机场后,陆续碰到一些土耳其民众,有的人年纪很大了,单手放在胸前,用英文说:感谢你们的到来  。我记得有一个蓝天救援队队员想喝水  ,问土耳其民众哪里能喝到水 ,结果对方直接拿出一瓶水给他 ,队员一再推却,那人却热情地要求队员一定要收下,他说:这跟你为我们国家做的比 ,不算什么 。

在当地我们遇到了许多土耳其当地的志愿者,他们都自愿跟随中国救援人员  ,担任翻译。其中有一名土耳其翻译叫土土,是95年的男生,他曾经在上海学过中文,这次地震中很多亲人去世了,但他仍然非常坚强 ,在到达救援地阿德亚曼后 ,他刚刚听说自己一个亲人在酒店中遇难,处理完后事立即跟着救援队去帮忙 ,在贝斯尼的救援现场 ,他亲眼目睹了自己一位亲人的遗体被找到  ,但他一边忍着丧失亲人的悲痛 ,一边仍在工作 。尽管他和队员们有说有笑 ,但实际上精神饱受煎熬 。他在翻译工作结束后 ,表示要跟过去的回忆道别 ,为未来的生活努力 。

另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叫做章力的土耳其人 ,他曾经在杭州师范大学学过两年中文,后来又在浙江工商大学学习法律 ,回到土耳其后他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都开了咨询公司,然而地震后他将公司业务全部搁置  ,志愿为救援队服务 。我们问他 :业务受损怎么办 ?他说:不管了,现在救援才是最重要的 。

主持人 :土耳其灾区大概情况是什么样的,在地震救援现场中国救援队如何开展工作?

满达 、胡莉 :9日凌晨,我们到达了马拉蒂亚 ,这里距离震中很近 ,机场还覆盖着白雪,气温很低 ,开往城区路上能看到 ,路两边的建筑有许多损坏 ,没有灯光也没人住。后来我们又去了灾情更严重的阿德亚曼  ,那里更接近震中,情况更糟 。

救援队几乎很少休息,立即赶往救援点救援 ,蓝天救援队此次携带了生命探测仪 、蛇眼等仪器,这些仪器也是当地最紧缺的 。在探测的过程中,周围要保持安静,人们都要蹲下静默,主干道来往车辆都停下,只能听到雀鸟的声音 ,如果有生命迹象的话,探测仪显示屏上会出现红点,但有时候可能探测到的信号来自小动物,而不是人类 。现场还有挖掘机工作  ,但操作非常小心 ,害怕对被掩埋的人造成二次伤害。

主持人 :在当地你们也遇到不少中国志愿者 、留学生,他们为土耳其当地救援也起到很大作用。哪些人或者事让你们非常感动 ,或者非常难忘的?

满达、胡莉:其中遇到一位来自中国新疆的女孩 ,她的爱人是土耳其当地导游 ,他们的孩子刚刚过完生日 ,两口子就立即赶赴地震灾区为救援队当翻译。

我们还结识了两名武汉伢,他们是00后双胞胎 ,高中就到土耳其上学 ,在这之前他们住在汉口 ,地震发生后,他们在留学生微信群里了解到蓝天救援队招募志愿者,因为之前他们都接受过基础急救知识的培训,所以就报名了并且通过了筛选。

这次来当志愿者,家人都是比较担心的。在救援过程中 ,他们全程担任土语翻译 ,几天几夜没睡觉,非常令人感动。

主持人:这几天中,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救援故事有哪些?

满达 、胡莉 :在马拉蒂亚家具城附近 ,一栋6层的居民楼倒塌,一家五口和一个独居老太太被困在废墟下 ,当地人通过开挖没有结果  ,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 ,但许多被埋人员的家属,甚至是邻居,仍然每天坚持去倒塌废墟附近等待,依然乐观、热情 。最后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了一个保温瓶遗物 ,这些家属认出来以后,终于崩溃大哭。

最令我们难忘的是,在阿德亚曼市中心的救援中 ,救援人员救出23岁女子 ,当时距离她被埋已经超过153个小时,完全是生命的奇迹 。当救援人员朝废墟下呼喊 ,下面竟然有了回应 ,现场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,我们激动地爬到了旁边的挖掘机上面 ,直到这名女子被人们簇拥着抬出废墟,这一幕让人看到了希望  ,让人永生难忘。

主持人 :地震中你们曾发回来一个车坚强的视频 ,和汶川地震中的车坚强有点类似 ,点击量超过3000万,让网友很感慨 ,能否分享下背后的故事?

满达 、胡莉:当时是在马拉蒂亚首饰街进行直播救援 ,废墟下埋着一辆车 ,已经完全压扁了 ,为了方便挖掘 ,救援人员将车挖掘出来 ,车里面都是玻璃碴 ,我们感觉是不能开了,但随后车主和他的叔叔过来,奇迹般地发现 ,这辆车还能启动 ,竟然还能开走 。巧的是 ,后来我们在一个超市买东西,又偶遇那个车主,他开玩笑说没有准备把车送进博物馆,打算把车修一下继续开。

主持人:这高度紧张的几天里,你们每天作息是怎么样的 ?每天食宿如何解决  ,还有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?

满达 、胡莉 :这几天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 ,随救援队员工作,几乎都在赶路 ,每天只能睡2 、3个小时 。

这几天住的地方基本没有水 ,无法洗漱,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一些女性救援队队员,她们遇上特殊时期,更加不方便。

在马拉蒂亚住宿条件好一点,但也是在一个学校的食堂操作间打地铺,还遇到了余震 ,有人甚至睡在桌子下面。后来甚至连打地铺都很困难,有的救援人员睡睡袋,还有的没有被子,昼夜温差很大,晚上很冷,有土耳其士兵知道了我们的情况 ,给我们拿来了一些毛毯,让我们带走,用完再送给需要的人。

出发前准备了压缩饼干 ,但到了当地后 ,各个救援点会有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,有人将豆子、土豆和香料煮成面汤,味道有点像胡辣汤 ,还有人发放面包 、酸奶 、饼干,虽然吃不上完整的正餐,但是也饿不着 。

主持人 :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此行的经历,你们会用哪个词?

满达 :希望吧 ,我们和救援队员不远万里而来怀揣着希望,希望能救援出幸存者,尽管当地民众受地震影响,无处可去 ,但我们能看到土耳其孩子露出了笑脸 ,真的令人感慨,虽然地震带来无穷的伤害,但孩子在 ,希望也就在 。

胡莉 :善良。如果不是大家的善意感激,两国人不会走得这么近,救援队之间不会有这么高效的合作。我们这一行和蓝天江苏救援队一起过来,大哥哥大姐姐都很照顾我 ,到了环境艰苦的地方 ,他们也在鼓舞我。我们也遇到了好心的媒体同行 ,他们的帮助让我们也心怀感激 。我们也跟他们说:等武汉的樱花开了,你们一定要来玩。

(来源 :极目新闻)